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堅持一些觀念或者習慣,并且自認為那是正確的,其實存在著偏差和誤解。取暖方式有很多種,每一種取暖方式都有其最節能的使用方法,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解讀幾種不同的采暖誤區。
【誤區一:壁掛爐買不買溫控器 節能效果一個樣】
【正確:裝“溫控器”比不裝“溫控器”能節省四分之一用氣量】
使用燃氣壁掛爐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,但是給燃氣壁掛爐配上“溫控器”卻還算新鮮,由于“溫控器”不是隨壁掛爐一起出售的,而是單獨標價,市場價位高低不等,有些人覺得是花了一筆冤枉錢而不購買,其實反而不劃算。所謂“溫控器”,就是可以根據用戶的工作、生活時間,智能的調節溫度。
【誤區二:把“時鐘控制器”當成“溫控器”】
【正確:只是對設定的時間進行開關,對溫度并不能智能調節】
目前裝“溫控器”有兩個誤區。據專業人士介紹,有些牌子的壁掛爐稱他們的爐子會免費隨贈“溫控器”一個,其實“溫控器”并不是真正的“智能溫控”,而只是“時鐘控制器”。“真正的‘溫控器’里面有個感溫包,這個裝置可以隨時測試室內溫度,室內溫度超過了原先設定的溫度,感溫包感知到后會傳遞給壁掛爐,壁掛爐就會停止工作,假如溫度沒有達到設定標準,感溫包也會傳導給壁掛爐,讓它繼續‘努力’,而‘時鐘控制器’實際上只是能夠對設定的時間進行開關,對溫度并不能智能調節。”
第二個使用誤區是有些人會將那種可遙控的“溫控器”等同于“溫控器”。“這里面其實存在一個問題,壁掛爐是感知‘測溫器’的溫度來進行工作,假如這種像電視遙控一般大小的‘測溫器’剛好放在一個熱水杯的旁邊,壁掛爐感知到溫度已經達到標準并不繼續加熱了,而實際上房間的溫度并不夠。”
【誤區三:地板用于地熱 越厚越好】
【正確: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,最好不要超過15mm】
2007年,《地采暖用木質地板標準》正式出臺,標準對地板的耐熱性能、導熱性能、含水率、穩定性、耐溫濕性能等做了詳細的規定。用于地熱的地板必須具備很好的散熱性,而且在材質的選擇方面非常講究,消費者要選擇木質密度符合要求的專用基材。
目前有很多品牌都號稱自己是專業的地熱地板,省林產品質檢站站長靳林說,不論商家如何宣傳,關鍵是它有沒有專業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書。在大多數人的傳統概念里,地板用于地熱一定要厚,否則會發生開裂,但是如果太厚,就會影響地板的導熱性能,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,最好不要超過15mm。
【誤區四:不用時關掉取暖設備 就能節省能源】
【正確:不要頻繁開關,不用時把溫控器調整在最低溫度就可以】
不論是電熱膜取暖還是壁掛爐取暖,都會接觸到溫控器,如果你為了省電,就頻繁開關溫控器,那就錯了,就好比節能燈,剛打開后就不要立刻關掉,最好在開啟后15分鐘再關掉一樣,頻繁的開啟只能更加耗能。
【誤區五:地熱地板鋪鋁膜墊層】
【正確:應該是普通的地板下面加鋁膜地墊】
實木多層、實木三層、強化地板甚至一些其他類型的實木地板都可以用于地熱,但是每種類型地板的墊層卻并不相同。一些商家會在鋪設地熱地板時鋪上一層鋁膜墊層,這實際上是一個嚴重誤區,“應該是普通的地板下面加鋁膜地墊,因為鋁膜防潮可以吸收潮氣,對于普通地板比較適用。但是如果地板用于地熱,那加鋁膜地墊就很不適用了,在鋪地熱管道時會在管道下鋪一層鋁膜,那是為了防止熱散失,但是如果在地板下面再鋪一層鋁膜,就會影響熱傳導,所以地熱地板最好用泡沫塑料做墊層。”